-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与教学 ——南京林业大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8年12月22日,“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中国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会”第三期工作坊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主题为“新世纪生态文学的多维视野:研究与教学”,由外国语学院承办。
2018年12月22日,“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中国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会”第三期工作坊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主题为“新世纪生态文学的多维视野:研究与教学”,由外国语学院承办。参加工作坊的专家大多为国内生态文学、生态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报告内容涉及新世纪生态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生态文学国别批评、生态批评实践探索以及生态教育与课程建设等议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学术交流成果。
本次工作坊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的新拓展。与会专家就生态文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方向、新领域展开讨论,其话题具有前沿性、跨地域性和跨学科性等特点,拓展了生态文学研究的思路。二是新世纪生态教育与生态文学课程建设。与会专家不仅在生态文学研究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且把文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切实将理论成果转化成实践经验,拓宽了生态文学会议的议题。
一、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特点一:研究的前沿性
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紧密结合物质文化研究、动物研究、伦理研究、美学研究等领域的新成果,拓展了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物质生态批评”“人类世”“动物伦理”“景观美学”“如画美学”等成为国际生态批评领域的前沿话题,研究成果推陈出新。我国生态批评学者大多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国际视野,对生态批评领域中的前沿话题能够积极关注并与国际学者展开对话。韩启群教授在《物转向》论文中从西方哲学社科领域“物转向”研究起源与概念假设入手,重点探寻“当代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物转向擢升衍进的话语背景,并通过梳理新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的文学研究实践归纳了物转向批评话语的主要议题与路径、研究范式与特点”,她的研究为国内学界理解“物质生态批评”这一概念提供了借鉴与参考。[1]在去年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生态文学工作坊中,韩启群教授和姜礼福博士分别就“物质生态批评”和“人类世”两个前沿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展现了与会嘉宾在生态研究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2]在今年的工作坊中,与会嘉宾进一步就生态研究领域中的“景观美学”“人类世”“动物伦理”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
南京大学方红教授以“美国生态批评四次浪潮及其对景观不同的侧重”为题,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出美国生态批评四次浪潮的推进与演变及其对景观的不同关注和理解,丰富了生态批评多样性与创新性的解读维度。方教授以四次生态批评浪潮的定义为切入点,聚焦生态批评在批评视野、伦理观与学科立场等层面的差异和创新,指出从关注自然书写到注重自然与城市的对话,由后殖民生态批评对种族、性别、阶级的关注到突出物质女权主义、活力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推动影响,四次浪潮齐头并进,交错发展,大体清晰勾画出美国生态批评的发展脉络,基本涵盖不同生态批评理论,还能依据不同生态理论保护荒野、自然与环境的不同模式与策略将其归入不同阵营。在此基础上,方教授又以文本细读为依托,阐述了不同社会语境下生态文本对景观的不同侧重,她以《沙乡年鉴》中的荒野景观、《为濒危世界而书写》中绿色景观与棕色景观的对话、《地方意识与星球意识》中的景观以及活力物质批评与蠕虫活动景观为例,梳理了四次浪潮以来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景观研究的侧重变化,凸显了生态批评理论为适应于阐释不同景观文学作品、不同文本的理论视角与批评方法,不断地把各种文化批评的内容纳入进来,吸收文化批评话语拓展疆域的动态趋势。方红教授在生态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发表了《论劳伦斯·布尔的环境文学批评理论》《当代生态批评的多样性与创新性》等相关论文,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她对生态文学批评浪潮的宏观把握和对景观书写的寻幽入微,为学界提供了一个逻辑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她开阔的研究视野和独到的学术见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礼福博士一直以来都专注于生态文学研究,尤其是动物批评和后殖民生态批评等相关领域。他的以“新世纪人类世小说中的气候危机和共同体书写”为题的发言,使本次会议与国际生态批评研究的前沿接轨。姜礼福博士的发言针对两个问题展开:我们到底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我们又将如何存在?由此他首先梳理了“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提出面对人类世危机我们要增强“共同体意识”,他就共同体的本质和含义分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结合格拉斯的《末日》考察了人类世气候危机的书写蕴含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姜博士指出,人类世意味着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永远无法使人类获取终极自由,只有在对地球的责任中才能实现生存自由,气候文学书写警世和救世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姜礼福博士的报告视角独特,意义深刻,体现了生态文学研究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展现了年轻学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文章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fjwgyxyxb.cn/qikandaodu/2020/103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