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9/30]
以文化人提素养固本铸魂育新人浙江越秀外国语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针对国内外语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外语对象国的语言文化教学,而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根据外语学院学生的特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针对国内外语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外语对象国的语言文化教学,而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根据外语学院学生的特点,多措并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扎实推进“固本”和“筑魂”工程。
1.三课堂联动,优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思政”为平台,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并融入专业课教学,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选修2个学分、34个学时。以“社区义工”课程为载体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有机衔接。
2.校内外融合,丰富教育生态。学校每年举办中外文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开展书法、舞蹈、戏剧、中华武术、中国围棋等项目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组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每年开展“踏古都历史之迹——寻越州文化之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建成大运河石碑文化长廊和江南民俗博物馆—— “耕读传家馆”,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知与行合一,强化实践育人。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课程“社区义工”,用“当仁不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来阐释为人处世之道和社会责任感,并设置学时学分,要求每一名学生每个学期至少完成17个学时的义工实践,毕业前须修满1个学分。开课10年来,“社区义工”课程已成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实践载体。
近年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和实施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1.素质能力明显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实施,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学生。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多了,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学校每年参加校内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学生达5 000人次以上,学生近5年在全国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全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累计获奖100余人次;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论文40余篇。
2.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激发,服务社会热情高涨。近5年来,越秀学子参与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项目达5 651个,累计2.5万余人次,总服务时长达3.7万余小时。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先后获得“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3.理论成果广受认可。学校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锤炼了一支热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可喜的教学科研成果。近5年来,学校教师主持立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课题1项,省哲社规划课题、市厅级课题8项,出版专著、教材10部(包括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2部),完成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立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文章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fjwgyxyxb.cn/qikandaodu/2021/0305/520.html
上一篇:第四篇回顾向大峡谷深处进发
下一篇:地方院校国别区域研究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以浙